真實的聲音

這個時代食品添加物太多了,你我肚子裡不知裝了幾年份的三聚氰胺與塑化劑;更不用說防腐劑、色素、膨脹劑……。「天然的最好」這句廣告詞說出了回歸自然本質才是上策,盡量少吃人工的、化學的東西。天然/自然,表示其本質是真實的,健康的,有生命力。即便假花做得超級逼真,連露珠都栩栩如生,我們還是可以很容易分辨那不是鮮花。情人節/母親節送花、結婚用的新娘捧花,多數人選擇鮮花,而不是人造花,為什麼呢?因為真花代表真情真心,對照之下假花顯然不夠真實,或誠意不足。

早期教會常用風琴,雙腳需要費力踩踏才能發出聲音;後來逐漸發展出電風琴、電子琴,為司琴省了不少力氣。管風琴是最能代表教會音樂的樂器,但是它的體積龐大,加上價錢昂貴,需有足夠空間與經費的教會才能裝置。沒有管子的電子管風琴,體積比電子琴稍大,且能提供與真實管風琴相似的多種音色,解決了無法裝置機械式管風琴的各種問題。

更多現代教會使用的是電子鍵盤(Keyboard),更加輕巧,攜帶方便,不受場地限制;但具娛樂效果的聲音或魔幻音色,使用時需加以斟酌。今天在敬拜中若使用電子花車的聲音,會眾會想到什麼?(鋼管秀、電音三太子…)其他電子樂器,諸如電吉他、電爵士鼓的聲音(想到搖滾演唱會),這些聯想是否令敬拜中的會眾分心?加上電子聲音模仿各種樂器,總給人不真實、人工化的感覺,如果能用真人真聲與真的樂器,就盡量避免使用電子樂器。

每種樂器有它的難度,機械式的樂器(非電子樂器,像鋼琴、小提琴、爵士鼓、吉他、交響樂團的各樣樂器)需要下功夫積年累月學習,不斷突破瓶頸困境,使演奏技巧、音色與音樂表達日趨成熟;然而這對凡事講求速成的現代人而言,似乎太過漫長。司琴的彈奏能力,一彈鋼琴便顯露出來,但是彈 Keyboard 則分不出好壞,畢竟機械式樂器完全反應彈奏者的功力,電子樂器的設計原理是把發聲規則化,所以彈出來的音色一致,沒有音色好壞的問題。Keyboard 的優點是不 需深厚的鋼琴基礎就可以駕馭,缺點則是它所能表達的就是規則化的聲音,無法表達彈奏者真實的情感。以鋼琴為例,鋼琴所能表達的樂句、各種不同層次的音色圓潤度、明暗度、深淺度、律動感、共鳴、空間感、振幅、張力、穿透力、驅動力、滲透感、韻味、和聲色彩、密度、濃度、彈性、彈奏者的音樂素養、對音樂了然於心的體會、人琴合一展現的力與美……以上種種,Keyboard 皆無法做到。其實從兒童時期好好栽培,至少連續三年不間斷每週上鋼琴課,就可以看譜彈奏四部聖詩,司琴的基本能力大致底定。

什麼樣的聲音與「用心靈與誠實敬拜上帝」相匹配?什麼叫做「把最好的獻給上帝」?當教會充斥「有心就好」的觀念,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 的話值得我們思考:

我是否努力追求卓越,
為主盡我所能,
抑或只是求取世界的成就?
如果除了上帝以外,
沒有任何人知道,
我仍會如此行嗎?

今年四月,一個教會邀請身障朋友獻唱。敬拜讚美時間,敬拜團員每人皆拿麥克風唱歌;對照之下,因先天疾病導致下半身截肢、坐輪椅的男高音不用麥克風竟能唱出嘹亮的歌聲,在場會眾均大受激勵、感動落淚。什麼樣的樂器發出來的聲音能讓我們更體會上帝是又真又活的神?虛擬、模仿的樂器能比得上真實的樂器嗎?音樂事奉者在教會沒有要求的情況下能否鞭策自己不斷進步?上帝是否值得我們竭盡心力,把自身所能最好的音樂獻上?

敬拜真正的張力與對比:救恩與認罪悔改

追求 High 的感覺,的確在敬拜中造成張力,對滿足感官感受形成莫大的吸引力。 當敬拜真正以上帝為中心,將顯明上帝是獨一真神;對照下來,敬拜凸顯的卻是:我們是罪人!若不承認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透過祂十字架的救贖之恩,我們無法到上帝面前。請問今天在敬拜中我們可明白這至關重要的真理?

許多時候雖然認罪,心中卻得不到真正的平安,因為我們仍想靠自己,以為自己沒有那麼十惡不赦。然而到上帝面前,不單單承認自己做錯事,而是承認「我是罪人」:我無法救自己,也無法做什麼來塗掉以前的過犯。事實上,我們連察覺自己的罪都沒辦法!罪有其連續性,而且容易越陷越深。這感覺一點也不High,甚至令人 Down 到谷底。然而領受赦罪之恩後,因著聖靈住在我們心中,生命得到改變,這份確據遠勝過追求感覺。

真誠敬拜湧出生命見證

「敬拜」不是星期天早上去教會的活動。如果是,就會在台上事奉是一個樣子,下台後另一個樣子;在教會一回事,出教會又另當別論。曾有人發明一種太陽能手電筒,在有陽光的地方手電筒才能發光,沒陽光之處則無法使用。一聽就知道這是個可笑的設計,但基督徒何嘗不是如此?到教會去得到亮光並發出光,出了教會則毫無發光能力。基督徒想要在幽暗之處發光,必須生命每個面向都向上帝俯伏敬拜。許多基督徒上台「做」見證,講述的是一件事;然而見證不是「做」出來的,基督徒本身「就是見證」。基督徒父母最常見的迷思就是以為把兒女帶到教會就算盡責,殊不知自身在教會與在家裡的一舉一動,兒女都看在眼裡;若只是形式上做禮拜,走出教會則完全沒有基督的生命,兒女很容易失去信仰。傳道人的兒女看自己父親在台上講一套,下講台後做的是另一套,會導致對信仰產生困惑、質疑甚至抗拒。敬拜團員在台上帶領會眾敬拜,下台後能否在生活靈命各方面成為會眾的榜樣?敬拜需要進入生命,事奉者人前人後、台上台下表裡如一,就算沒有「做」見證,然而他的言行舉止、待人處事,就是最好的見證。

真誠敬拜是意志的敬拜

每天面對數不清的決定之中,按照人性,人多以對自己有利為優先。耶穌卻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3)意思就是上帝擺第一,讓主居首位。先知以利亞對撒勒法的寡婦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做吧!只要先為我做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做餅。」(列王紀上17:13)在當時鬧大饑荒,以利亞對一位準備做最後一餐的寡婦提出如此請求,看似不近人情;這位寡婦卻願意以信心擺上,後來他們母子得以在饑荒中存活。

基督徒家長星期天讓孩子去補習而不去教會,原因顯而易見:升學第一,等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學之後再去教會,心想升學攸關前途大事,教會去不去沒什麼差別。殊不知信仰建立根基最重要時期的就是青少年階段,特別面對升學壓力、人生重大關口之際,孩子最需要體認上帝的信實與慈愛,他的信心將在試驗中得以茁壯;基督徒父母卻抵不住社會價值觀,把孩子從上帝面前拉走。等升學壓力一過,孩子可能已經離開上帝。

一位牧師年輕時把星期天早上分別為聖,就算第二天學校大考,他一定照常到教會做禮拜。因為家貧他無法補習,全靠自己苦讀。在大學聯考錄取率不到百分之十的年代,他考上第一志願台大外文系。上帝說話算話,以前如此,現在亦然。

真誠敬拜是道德的敬拜

道德上的敬拜是按真理敬拜所產生,因為上帝是聖潔的,祂恨惡罪惡。這也是敬拜真神對照拜偶像最根本的差異所在。寧願吃虧也不願犯罪,甚至連小便宜都不貪。因為相信上帝鑑察我的心思行動,為了遵行上帝的話而付出代價,上帝必記念。

世界的道德觀不斷衝擊之下,基督徒能站起來穿戴全副軍裝應戰,或直接棄械投降?考試作弊、婚前性行為、作假帳、偷斤減兩、偷工減料……別人都在做的,基督徒也跟著做嗎?或者為了上帝的榮耀,起身抵擋,就算被孤立、被排擠也不害怕動搖?

真誠敬拜是獻上最好

表明真心意的最佳方式,就是將最好的獻上。外邦人拜偶像,都把最好的獻上,深怕祭品不夠好,會得罪他們的神;教會卻有一種「有心就好」的觀念,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心,就不必盡力? 有心,就可以點到為止?基督徒講求愛心,為了怕被說「沒有愛心」,所以該要求的都不敢要求。所以牧長會對參與事奉的弟兄姊妹說「有心就好」,意思是你人來就好了,不會對你要求(只怕你不參與事奉)。如果疲倦的職業婦女下班後對先生孩子說:「我有心煮一頓好吃的晚飯,但實在太累了,所以把全部食物丟下鍋煮熟而已…」如果每天皆如此,家人吃得下去嗎?

很多基督徒認為上帝看重人的心,參與聖工事奉「有心就好」,所以供物(祭品)不重要。走到另一個極端,變成基督徒對供物的品質越來越不重視。雅各書2: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上帝要我們信心與行為相稱,有心,更要有行為。若只有心,沒有外在的行為,有誰看得出誰是基督徒?

音樂,是供物。上帝比較在乎供物或在乎人心?「聽命勝於獻祭」(撒母耳記上15:22),上帝喜悅的是我們聽從祂的話。但這並不表示上帝對供物沒有要求!申命記15:21「這頭生的若有什麼殘疾,就如瘸腿的、瞎眼的、無論有什麼惡殘疾,都不可獻給耶和華你的上帝。」既然上帝在乎人的心,為什麼卻又對供物有近乎完美的要求?民數記甚至記載了上帝對每一種獻祭與祭物的要求。上帝命摩西建造會幕時,更鉅細靡遺要求供物的所有細節,為什麼?

因為「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詩篇96:8)!外邦人祭拜他們的神(即使是假神),都是用上等的供品,不會隨便用次等、劣等貨。他們深怕供品不夠好,會得罪他們的神。更何況以色列人敬拜的是獨一真神!怎麼可以用品質不良的供品?上帝在乎祂的榮耀!

我們在乎上帝的榮耀嗎?誰能代替上帝點收供物,說事奉上帝「有心就好」?耶穌說:「你們要盡心、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有心卻無力,絕對不夠。

請問音樂事奉者:你真認識上帝嗎?當你領唱、司琴、帶領敬拜時,你的音樂是否讓會眾親身體驗上帝臨在?你所唱、彈出來的聲音有沒有上帝的屬性(偉大、永恆、聖潔、公義、憐憫、慈愛...)?你的音樂裡有沒有上帝的聲音,像詩篇29:3-8所記:

耶和華的聲音發在水上;榮耀的神打雷,
耶和華打雷在大水之上。
耶和華的聲音大有能力;耶和華的聲音滿有威嚴。
耶和華的聲音震破香柏樹;耶和華震碎利巴嫩的香柏樹。
他也使之跳躍如牛犢,使利巴嫩和西連跳躍如野牛犢。
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
耶和華的聲音震動曠野;耶和華震動加低斯的曠野。

音樂事奉者在台上唱的每一句、彈奏的每一組和絃、甚至每顆音符,都是信仰告白:告訴所有的人,你所信仰的是怎樣的上帝。如果能夠了解這點,每次事奉,你會恐懼戰兢,上帝是輕慢不得的。如果能夠了解這點,你會盡心盡意(什麼是盡意?意,是人的意志與決心)盡力準備獻詩或司琴,不斷學習,把最好的獻上。你不會缺席、遲到,敷衍應付,或明知遇到事奉上的困難卻放著不管。你不會安慰自己說,「我又不是專業的」或「我這樣彈琴已經很好了,上帝應該感謝我,我若沒去司琴,主日崇拜就完了!」(這是事實,至今仍有教會苦於司琴沒有盡責,臨時缺席,導致主日崇拜無法順利進行。)

音樂事奉者若真「有心」,就會敬畏上帝,願意遵守祂的話;所表現出來的,將是無止盡的美善,使人靈命得到激勵與更新。這遠比「有心就好」更讓人看見上帝的榮耀。

(本期擠稿,「教會的聲音」特稿延至下期刊載)


林文川 (奧地利國立格拉茲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碩士與小提琴演奏文憑)

每次要講見證我就很苦惱,我覺得我沒有特別可以分享的事,別人問我有沒有覺得哪些事是上帝特別安排的,我就覺得每件事都是啊!沒什麼特別可以講的,我想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很平常的事。

對於音樂和信仰,我都是受到外婆的影響。外婆是基督徒,曾祖父母也就是我的「阿祖」也是基督徒,其實我媽媽的「阿祖」就是基督徒了,所以我媽媽、舅舅、阿姨們都有基督教的信仰,我當然也是嬰兒時就受洗了。小時後住外婆家,我還記得外婆教我禱告,而且是用日文,在飯前和睡前都會用簡單的幾句話感謝耶穌。至於音樂呢,外婆教我唱很多歌,是大約兩歲多的時後,我自己沒有什麼印象,後來聽到當時和外婆的錄音才知道原來我會唱那麼多歌,還意外發現原來這麼小的小孩也可以把音唱準耶。學小提琴的時候我還住在外婆家,我看到表哥學,也吵著要學,應該從那時後起就很喜歡小提琴,印象中沒有討厭過。

我一向覺得自己很幸福,求學過程不論念音樂班或是出國後也都很順利,爸媽也沒有給我太多壓力,讓我自然發展。我說的順利並不是沒有遇到困境或是難處,只是這些好像最後也都解決了,覺得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爸媽並沒有特別要栽培我走音樂這條路,考小學音樂班是媽媽在考前兩個月偶然知道台北有音樂班,才想說讓我考考看;會選小提琴作主修是因為那時後鋼琴老師說這麼短的時間來不及準備,小提琴老師卻說我可以,我就去考了。結果放榜時沒上,爸媽說沒關係,所以我也覺得沒關係,也不覺得失望。後來好像是別的落榜考生家長打電給爸媽,說他們去查了成績,也幫我查了,說我每項成績都很高,是智力測驗不及格才沒上,我記得好像是25分之類的,他們的小孩也是類似的情形,所以他們跟學校爭取再考一次智力測驗,覺得沒理由其他成績好卻智力很低。就這樣我又去考了一次智力測驗,進了音樂班。大家會說運氣真好,我會說,是上帝給我的機會。

上國中後我還是很喜歡小提琴,想要以後成為小提琴家。國三時正好有個機會可以出國,爸媽也讓我自己決定。我那時後才十幾歲,個性很安靜又很依賴家裡,那時竟然有勇氣說我要去,而且是自己一個人。我做事情通常都想很多,但是要出國的事我好像沒想太久,媽媽說我若覺得不能適應可以再回來讀,不用一定要留在那邊。去了之後心靈上很苦,那時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現在知道是上帝給我的勇氣,讓我留在那邊唸完。

出國的頭幾年,每次從家裡再過去奧地利時,都要適應一段時間,情緒才能比較穩定,不然我都是早上起來就開始想家,什麼事都沒辦法做,真的連飯都吃不下,一點都不誇張,只要一個人獨處的時後就會很難過,連上廁所都要帶著game boy才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每次從台北上飛機時,也都要帶著幾本漫畫或不用花腦力的小說看,打發在飛機上的十幾個小時,不要讓自己陷入想家的情緒。

在那邊除了音樂學院以外還同時讀普通中學,在中學遇到不友善的同學,學外語和用外語念書的壓力,加上自己個性的關係,很難和奧地利同學打成一片,雖然有一兩個比較關心我的同學,但我還是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完全無法融入。一直到在音樂學院認識了一個奧地利同學,她是相信耶穌基督的天主教徒;感謝上帝那時後有她,我們之後變成好朋友,到那時我才覺得從台灣要到奧地利時不會這麼難過,我那時也大約二十歲了。

除了想家,我還有一個很大的恐懼,我知道唸完大概要八年,那時候想到八年覺得很久耶(捷運那時候才剛要開始蓋,到八年後可能都完工很久了…)我很怕我不在家人身邊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心裡非常不安;後來是每天禱告,求上帝保守家裡每一個人都平安,覺得把他們交在上帝手裡就不會出什麼差錯了,而且還是每天都要提醒上帝,才覺得放心。

經過這些年,我有了一些想法。基督教信仰讓我有依靠,當我遇到困難時,我知道有上帝可以靠,我可以尋求祂的幫助。我也知道,我的一切都是上帝賜給我的。像我從小喜歡拉小提琴,我會拉小提琴,也是上帝給我的恩賜。

在準備這次的稿子時,一位基督徒朋友問我說,有沒有為我的信仰放棄過什麼事,到現在都沒後悔過,我覺得好像沒有…。我只覺得要用上帝給我的恩賜來回報,盡力在祂指派給我的工作上做好。或許我沒有為了信仰犧牲過什麼事,或者我不認為那是犧牲。

其實我覺得發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並不都是上帝造成的,畢竟我們有自由意志,有時候是我的選擇造成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但我相信都有祂的意思在裡面。基督教信仰給我一個準則,告訴我該怎麼做人處世,要如何待人,遇到什麼事該用什麼態度等等。當我越認識這個信仰,對上帝的話(聖經)探索越多,我越能知道祂要我做什麼,越能走在祂要我走的路上,不偏離正道。

我們聽到很多的見證是說人遇到苦難,但是認識耶穌基督之後,一切都變好了。這常讓人誤會,認為有這個信仰,一切都會很順遂,而且好像自己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但並不是如此。即使相信耶穌基督,我們認為的壞事還是會發生,只是我們有了依靠,有力量能克服,並相信祂會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潘 冀   總 編/音契行政中心
美編/建鴻印刷設計 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